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,才最终推翻元朝的朱元璋,为何后来却要主动放弃元朝大片领土呢?在这反常的背后,他究竟又是因为什么呢?
其实要说起朱元璋这事儿,或许他并非是心甘情愿,而是实在是出于无奈,毕竟谁都知道对于国家而言,领土当然是越多越好,朱元璋自然也不例外。
首先来说,当时朱元璋在攻下元大都后,也曾经为了拓展疆域,先后对四处逃散的蒙古人,发动过八次大规模的北伐,然而即便是朱元璋如此努力,最终也不过只打下了很少一部分。
因为蒙古人机动性太强,再加上他们比起明军,对周围的环境更为熟悉,所以即便是明军有优势,也无法做到将其彻底消灭,明军前脚一走,他们便就又会卷土重来。
展开剩余57%此外当时明朝刚刚建立,正处于百废待兴的阶段,因此这样一来,明军也没有太多的精力和资本,来一直死缠着元军打。
其次当时明军实际上没有攻占的领土,在朱元璋看来都是一些自然条件恶劣的地方,根本就没有攻占的必要,即便是攻占下来了,明军也无法适应当地的气候,另外还有一点就是,这些地区在当时看来,也无法给明朝带来经济效益。
因为当时明朝,毕竟是以农耕文明为主的中原王朝,所以明朝的国库,主要收益来源是农业税,而这些地方却多是草原,根本无法发展农业,因而在当时怎么看,打下来都有些得不偿失。
而且此外明朝作为中原王朝,对草原民族也没什么管理经验,因而如果真的统治了,势必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,以及还可能会不利于王朝的和谐发展。因而基于这些原因,或许朱元璋心里对这些地方,根本就提不起什么兴趣。
不过虽然朱元璋放弃了元朝大片领土,但他为了北方边境的稳定,还是想到了一个折中的办法,那就是实施藩属政策,要这些地区承认明朝宗主国地位。
其实从当时的情况来看,朱元璋此举也不失为一方良策,或许反而会比直接收复这些地方,更有利于当时明朝的稳定。
发布于:天津市